倾听芷若的叹息!(1 / 2)
周芷若,金庸笔下的一个纤纤女子,虽不敢说有“恸哭六军俱缟素,冲冠一怒为红颜”的能耐,但却也“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飘兮若流之回雪远而望之,皎若太阳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渌波”
这样一个女子,在历来的影视版本中却被描写得颇为不堪,不是发疯,就是失忆,或是一坏到底,阴狠毒辣到让人心寒齿冷,活脱脱是何红药翻版、李莫愁再世如此编派芷若,但若伊人天上有知,怎一个伤心了得?
也许我们应该谅解影视编导们,因为他们没有义务喜爱并理解金庸的作品,只要大体象模象样就行了,不可能将小说中的意境真实再现
再说,影视作品不同于小说,角色中的女一号、女二号界限分明《倚天》剧集中,女一号历来只能是赵敏,女二号才轮得上周芷若女一号是正角,女二号若也是正角,似乎可看性就会大打折扣,于是银幕中的周芷若便以小说中的原型为起点,在“恶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演变成今天这样一个“演员虽各不相同、但表演套路和人物命运却大抵相同”的可悲局面
我们几十年来看《倚天》剧集,看到的是不同版本的人物角色,但张无忌和赵敏两个角色却始终在忠于原著的氛围中闲庭信步;而周芷若这个角色呢?却是在背离原著的阴影里越走越远
都说影视剧要创,但我看到的是:《倚天》剧集再怎么“创”,其结尾比之原著来看几乎判若云泥,相去何止道里计《倚天》剧集的败笔都体现在末尾,体现在对周芷若的处理上,功亏一篑都说时代在进步,今人应该强于前人但是遗憾得很,在对周芷若的处理上,现今的编导们都比不上几十年前的金庸,着于痕迹,落了俗套
我承认,芷若不是女一号,不可能将她象赵敏那样拍;但是,也不至于一定要把她从反面拍,反衬出张赵感情之旅的坎坷不易?冤乎,芷若
原著的结尾,暗合“似与不似”、“若即若离”的美意境,宁静高远但改编后的剧集的结尾呢?裸的,简单到不用思考——“张赵团圆,周靠边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